可分解的植纖產品,能對土壤友善並幫助環境不要變糟

您的供應商符合標準嗎? 植纖產品納入永續採購前要注意的3個重點

在ESG審查日益嚴格的今天,「供應鏈是否合規」已成企業品牌最脆弱、也最容易被低估的一環。

許多企業在提交企業永續報告書時,往往能清楚計算能源使用或回收量,卻無法證明自家使用的包材。

尤其是環保包材或日常產品——是否真正符合「可分解、可追溯」的國際標準。

重點一、為什麼「OK Compost HOME」是關鍵憑證

由 TÜV AUSTRIA(奧地利技術檢驗機構)發行的OK Compost HOME (官網連結),是目前歐洲最具公信力的家庭堆肥可分解性認證之一。

他們所發佈的《OK Compost HOME 技術規範(文件編號 OK02)》,內容更主要說明「產品如何取得家庭堆肥可分解(Home Compostable)」的認證標準與測試方法。

可家用分解的植纖產品,必須要經過像TUV這類專業的第三方機構認證,才能宣稱
使用被認證可家用分解的產品,是對環境友善最具實質證據的永續行動!

圖片來源//TÜV官網

與工業堆肥不同,要取得此認證的產品除了得按照一般家庭環境(20–30 °C)進行長達6-12 個月的自然分解測試外,還必須在這種非控溫、低溫條件下完成 90% 以上生物分解,且不得產生重金屬或植物毒性。

這代表一個通過 OK Compost HOME 的杯子、餐盒甚至是3C產品的包裝盒,都能夠在真實生活環境中被自然回收,而非只在實驗室條件下「理論可分解」。

對企業採購而言,這不只是產品規格,而是企業永續報告書裡最有說服力的證據。

一堆垃圾聚集在回收場,等著被處理。但如果是可家用的植纖產品,就能像廚餘一樣,自然回歸於大地
無法自然分解的日常廢棄物,需要依靠更多的人力、時間等資源去解決。

圖片來源//pexels

重點二、供應商合規 = 品牌風險控管

近兩年,越來越多國際品牌開始要求供應商提供「堆肥可分解性報告」與「碳足跡分析」。若供應商僅聲稱產品「環保」,卻無認證或實測數據支持,企業的ESG聲明就可能在稽核中被質疑。

因此,選擇具 OK Compost HOME 認證產品的供應商,不僅能滿足永續報告的揭露需求,也能確保碳排計算有據可依。

每一個通過國際認證的產品,背後都有完整的材料安全資料、可追溯紙漿模塑製程與無毒測試,這正是品牌長期信任的基礎。

重點三、環保產品如何降低碳足跡

以竹纖維或甘蔗渣等為原料,透過紙漿模塑工藝製程的產品,其回收處理的碳排量遠低於石化塑膠。在送到消費者使用後,最終能在家庭堆肥中被完全分解;對於社會而言,也能減少焚化與掩埋的二次碳排。

當企業採用這些環保產品時,除了讓消費者知道品牌對於環境愛護並非只是喊喊口號,而是真實地納入日常營運去實踐,更能在報告中清楚展現「循環使用」與「生物基材料」的具體成果。

這樣的數據能直接轉化為 ESG 評等中的環境績效指標(E 指標),對永續投資者而言極具參考價值。

對環境友善的行動,不需要太複雜!最簡單的方式,就是消費時選擇願意一起改變的企業就行。

圖片來源//pexels

餐飲業綠色供應鏈的起手式:可從一只植纖杯開始

科惠服務眾多國內外餐飲品牌,多年來陪同企業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心力,也知道許多餐飲品牌都有綠色供應鏈的目標但卻不知如何開啟!

下次在撰寫永續報告書前,不妨與內部一同思考:

「供應商的產品,是否真的通過家庭堆肥測試?是否能提供可追溯的碳足跡報告?」

從選擇具OK Compost HOME認證的植纖杯開始,您的品牌不只是在「減塑」,而是在建立一條能被國際市場信任的綠色供應鏈。

科惠企業,專注於OK Compost HOME認證的解決方案,我們承諾將協助品牌從包材源頭落實永續經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