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從外送到會議:讓環保包材變成企業 ESG 的日常!
在企業談 ESG 的今天,「永續」不再只是董事會上的名詞,而是每個人手邊的日常選擇。
一杯咖啡、一次外送餐盒、甚至是會議提供的茶水紙杯,看似微不足道的日常包材,卻可能是企業一年中最頻繁、也最容易落實永續的環節。
真正的永續,不一定要從大型投資開始。
它可以從一個紙杯、一個餐盒、一個選擇開始。
一、日常用品與包材:被忽略的碳排「微點」
根據台灣環保署資料,每年光是企業外送與內部餐飲活動,就產生超過數億個一次性餐具與紙杯。這些包材若仍使用傳統 PE 淋膜(塑膠塗層),不僅無法回收,更會在焚化或掩埋中釋放大量碳排。
看似小事,其實是企業ESG報告中最難被量化、卻最具象的部分。要減碳、要行動,先從包材轉型開始。
而支持餐飲業啟動永續行動的三大關鍵產品有:

圖片來源//美國麥當勞官網
二、讓 ESG 融入每一場會議、每一次外送
想讓永續落地,不一定需要大型計畫。企業可從三個場景開始:
- 外送合作夥伴:優先選擇採用植纖產品或可回收的水性塗層餐具。
- 公司內部會議:導入可分解紙杯或重複使用餐具,建立減廢文化。
- 活動與展覽:使用印有品牌識別的可分解包材,強化 ESG 形象曝光。
這些看似細節的小動作,其實是企業文化改變的起點。當員工每天都在使用永續包材,ESG 就不再只是報告裡的一行文字。

圖片來源//Pexels
品牌形象不僅來自產品,更來自「選擇」。
選擇一款通過可分解認證的紙杯,等於選擇了透明、誠信與責任。
這些小而確實的改變,會慢慢形塑企業文化,讓 ESG 不只是口號,而是員工與顧客共同的信念。
從外送到會議,每一個選擇都能改變企業的環境足跡。
當落實環保循環也能成為 ESG 的一部分,那麼永續就不再是遙遠的理想,而是一種被實踐的日常。
關鍵問題Check:
1. 多數企業雖有「永續政策」,但因為習慣與成本考量,目前仍使用難以回收的PE淋膜或塑膠製品。您注意到平常辦公室免洗咖啡杯、外送午餐盒、會議便當包材等,是什麼材質呢?
2. 一個小選擇決定了企業ESG的落實程度。如果可以,你首先會想讓什麼「永續新素材」融入日常呢?
選擇對環境友善的包材,就是選擇讓品牌價值每天被看見。
科惠企業提供企業整合式環保包材解決方案,涵蓋水性塗層餐飲用品、植纖產品或環保杯等,協助企業將 ESG 精神落實於日常運營中,讓每一次外送、每一場會議,都能更環保。

